莊圓:《〈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〉徵引人物履歷長編.第一輯.編者序》
《三命通會》撰者萬民英,生於明嘉靖元年壬午十二月十八日戌时西元一五二三年一月四日,卒於明萬曆三十一年癸卯三月六日西元一六○三年四月十六日,享年八十有二。字子才,號育吾,其先祖為江夏今武漢市江夏區境內人。永樂年間,祖父萬義由御史貶為戍大寧都司衛治今內蒙古寧城西,轄今河北長城以北、內蒙古西拉木倫河以南地,居易州今河北易縣城內,明嘉靖二十八年中舉,二十九年中進士,先後任河南道監察御史、福建兵備參議等職。民英性耿直,因直言得罪權貴,由此遭誣,借扶母靈柩回故里,從此遠離仕途,隱居三十多年。期間建鄉學,收弟子,熱衷慈善與教育。萬民英一生編著甚丰,刊行於世的典籍有《易經會解》《三命通會》《星學大成》《相字心經》《蘭臺妙選評註》《陰符經》等。
《三命通會》一書初刻於明萬曆六年戊寅,該版本傳世稀少,目前僅知大陸國家圖書館、浙江圖書館和台灣中央圖書館有藏。後世重刻本甚多,但肆意刪減且多有謬誤,因而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有曰:「中間所載仕宦八字,往往及明季之人,蓋後來坊刻所攙入,已非其舊。」從內容上看,要數《古今圖書集成》本和民國十三年甲子刊刻本《增廣校正三命通會》較為齊全。
丁酉年春,李鏘濤兄及余諸人以萬曆戊寅本為底本,參考數個《三命通會》版本,重訂《三命通會》一書,名之為《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》,由香港星易圖書公司出版上市,同年又修訂再版。此書歷經多年整理,數易其稿,出版之後受到諸多命理愛好者肯定和喜愛。
從辛丑年開始,李鏘濤兄計畫出《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》第三版,其一是繼續勘誤,其二是增加徵引人物命造考證。隨著《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》勘誤工作的逐步推進,尤其是《三命通會》收錄的大量徵引人物命造的重新考證,李鏘濤兄發現考證需爬梳正史和科舉文獻外,尚需爬梳地方志、墓誌、別集和譜牒。
癸卯年底,《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》第三版平裝四冊順利出版。第三版修訂了初版及二版錯誤外,修訂近幾年新發現古籍中所引歌賦的異同,重點對徵引人物予以考證。因全書徵引人物命造過多,擬單獨出版,名為《〈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〉徵引人物履歷長編》以下簡稱《長編》,計劃分十四冊出版。每一例徵引人物的考證,其完整體例依次如下:出處、原文、生時、卒時、籍貫、家狀、科考、著作、履歷。文獻資料有出入之處,以「校案」形式加以說明。
萬民英先賢卒於明萬曆三十一年癸卯,今年恰好是其仙逝四百二十周年。《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》第三版及《〈增訂萬曆初刻三命通會〉徵引人物履歷長編》的出版,也是對萬民英先賢的一次致敬。相信《長編》的出版,對命理學與科舉史、地方志、譜牒、墓誌、碑刻等相關學科結合起來研究會起到一個重要的推動作用。因學術水準有限,文本錄入和考證過程中難免存在錯漏之處,還請方家指正。
歲次癸卯仲冬翁山定海莊圓於滬上客舟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