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《梁湘潤先生紀念文集》徵稿啟事 

※第二輯 2021/09/28起徵           

※第一輯 2020/07/27起徵 (已刊)

緣起:

  • 2013年7月27日 梁湘潤先生與世長辭,享年八十四歲。梁老辭世的隔月,就在弟子們聚集的當時,我們便萌生了集結這一部《梁湘潤先生紀念文集》的想法,但因落實不力,將近七年的時間過去了,這部紀念文集卻始終沒有問世。先生逝世七周年紀念在即,時過境遷,滄海桑田,七年的時間長度著實考驗著人們的記憶,許多在當年原可以輕易徵得的傳記材料恐已因此錯失了,行卯出版社編輯台深感此書的延宕是我們難以彌補的過錯。七周年紀念在即,我們發願催促此書的問世,讓先生的親、友、徒生及社會賢達們來共同表述他們各自認識的梁湘潤,還梁老一個本來面貌。我們相信這套紀念文集意義深遠,它是海峽兩岸祿命史的一塊珍貴拼圖,也是將來者欲認識梁湘潤時的第一手資料。

投稿方式:

  1. 中國內地撰稿者請聯繫梁湘潤祿命文化研究會
  2. 港澳台及全球華人撰稿者請聯繫行卯出版社編輯台

徵稿對象:

  1. 梁湘潤的弟子及再傳弟子
  2. 先生的故友舊識
  3. 五術同好、社會賢達及任何願意撰文者

投稿要件:

  請 用 橫 向 文 字 電 子 檔 案 投 稿

  1. 徵稿下列內容:與 梁湘潤先生之交誼點滴、撰文者以短論闡述某一命理學說之新義/新據/糾偏/正義(並略述本文論點與先生之關係)、對先生學術之理解、拜師之因緣、曾經於課堂習業之心得、對先生理論之應用心得、對先生身教言教之感悟…等等主題擇一。(均不限子平類)
  2. 不限文體但短篇論文應盡量引據古籍出處。
  3. 單一稿件不設字數上限。編輯台將視情況將長篇文章做連載處理。
  4. 不限投稿數量。一位撰稿者可以撰寫多篇投稿。(如:與先生出遊之記事一篇,又拜師因緣一篇,又對先生之學說感悟一篇,共三篇)
  5. 也可以只投稿一篇,做一總述。
  6. 徵稿活動長期有效
  7. 可以附300字以內撰稿者訊息。可以介紹命相館位置及聯繫方式(微信、Line等社交平台或自媒體平台資訊),統一附於文章後。為排版故,訊息文字可能會被縮小字體。
  8. 可以先連絡上述兩個邀稿單位後再行撰文。

報酬:

  1. 文章經採用,於印製後,出版社將郵寄該冊十本給每位撰文者。
  2. 若長文被分在兩冊刊印,視為上下文各被採用一次,各贈書十本。餘彷此。
  3. 撰文者即為該書的共同作者,以作者價取書。

著作權、版權及編輯說明:

  1. 投稿採用之決定權在行卯出版社編輯台。經採用後會與撰稿者聯繫後續。
  2. 文章的著作權仍歸投稿者所有。撰文者有權在任何地方發布相同內容。既投稿《梁湘潤先生紀念文集》,則視為同意行卯出版社集結發行該篇文章之權利,並可於成書後做販賣用途。
  3. 為文集整體的可讀性,行卯出版社編輯台有權在雙方定稿後仍對文章進行最終之必要編輯。
  4. 全書定稿付印前,撰稿者可做修稿。
  5. 出版社有對封面、系列名稱之創作權及更動權。
  6. 出版社有權編排文章之刊登順序。
  7. 出版社有權編排共同作者們的名序。
  8. 出版社有權對長文進行連載處置。
  9. 出版社有權制定書籍售價,亦有權無償贈送《梁湘潤先生紀念文集》
  10. 出版社有權在Google圖書公開文章閱讀權限並發布電子版本。